我国建成世界首个空间天气AI预报模型,助空间天气预报与卫星防护

AI快讯4天前发布 ai-tab
6 0

产品介绍

近日,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宣布,我国建成全球首个空间天气AI预报模型“风宇”。这一突破性成果由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与中国科学院联合研发,首次实现从太阳表面爆发(如耀斑、日珥)到地球磁层、电离层扰动的全链条智能预报,将空间天气预报精度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尤其在2024-2025年太阳活动高发期,该系统已成功预警多次X级耀斑事件,为保护超1000颗在轨卫星提供关键决策依据。

我国建成世界首个空间天气AI预报模型,助空间天气预报与卫星防护

适用人群

用户群体核心需求场景
航天工程单位卫星发射轨道规划、在轨故障风险规避
电网与通信运营商防御地磁暴导致的电网瘫痪、信号中断
航空导航服务商修正电离层扰动引起的定位偏差
国防与国家安全部门保障军事通信和侦察卫星稳定运行
科研机构太阳活动规律研究及空间天气模型优化

核心功能与技术解析

  1. 全链路因果链建模

    • 技术原理:通过耦合优化器整合太阳风模型(煦风)、地磁模型(天磁)、电离层模型(电穹),构建可插拔的链式AI架构。各子模型通过相互学习与数据传递,解决传统单一模型无法覆盖“太阳-地球”全物理过程的问题。
    • 突破性:预报误差率<10%(电离层预测达国际最优水平)。
  2. 太阳风源区实时识别

    • 技术原理:基于深度学习分析卫星观测数据,自动分类太阳风来源(如日冕物质抛射/高速流)。传统人工分类需事件结束后才能判断,而AI可实时追踪粒子流源头,提前预判磁暴强度。
    • 应用价值:区分日冕抛射(易引发强磁暴)与高速流(弱磁暴),提升预警精准度。
  3. 天地一体化数据融合

    • 技术原理:联动“羲和号”“夸父一号”等卫星及104个地面台站(子午工程+气象局站点),构建多圈层立体监测网。AI模型将海量观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融合,1秒内完成传统需数小时的计算。
  4. 多级空间灾害预警

    • 支持从太阳耀斑爆发→行星际传播→地磁暴生成→电离层扰动的四级预警体系,响应速度提升90%。

工具使用技巧

  1. 动态阈值设置:针对不同卫星轨道(如低轨/高轨),在系统中自定义辐射与阻力告警阈值,避免误报。
  2. 历史事件反演:输入历史耀斑数据训练本地化模型,优化区域空间天气预报(如极区电离层扰动)。
  3. 星载AI联动:未来可将轻量化模型嵌入卫星芯片,实现就地采样-分析-决策,减少地面指令延迟。

访问地址

官方平台: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官网 (www.nswmc.cn)
数据接口:面向企业用户开放“风宇”API,支持定制化空间天气播报服务。

注:模型将于2025年8月正式上线,目前已接受内测申请


结语:在太阳活动峰年挑战下,“风宇”系统不仅掀开空间天气预报智能化新篇章,更以“天地一体+AI链式”的创新架构,为人类驾驭星辰大海的征途筑牢安全防线🌍✨。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