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ence中国用户大会揭秘:AI驱动的半导体设计新范式如何重塑产业格局

AI快讯3小时前发布 ai-tab
2 0

一、Agentic-AI:重构半导体设计的底层逻辑

“当芯片需集成数万亿晶体管,传统EDA工具还能否应对3nm以下工艺的复杂性?”Cadence系统验证事业部总经理Paul Cunningham在主题演讲中直指行业痛点。当前,超过50%的Cadence工具已集成“优化AI”,用于提升运行速度与错误检测能力,而未来两年这一比例将跃升至80%以上。

代理式AI(Agentic-AI)成为破局关键。通过“三层蛋糕”(three-layer cake)架构——AI代理层、核心仿真层、异构硬件层——Cadence实现了任务自主决策与跨引擎协同。例如JedAI平台兼容主流大语言模型,工程师仅需语音指令即可调用设计引擎,将RTL到GDSII的迭代周期压缩40%以上。这种“对话式设计”正从实验室走向产线:某客户采用Cerebrus AI Studio后,时钟树功耗优化效率提升60%,且误违例率下降至0.1%以下。

Cadence中国用户大会揭秘:AI驱动的半导体设计新范式如何重塑产业格局

二、全栈工具链升级:从芯片到系统的协同突破

面对新能源汽车、AI算力集群的爆发需求,Cadence的解决方案已向系统级延伸:

  • 多物理场仿真:针对224G高速接口和LPDDR6存储,新推出的Clarity 3D Solver支持电磁-热力耦合分析,将数据中心级PCB的串扰仿真时间从周级降至小时级。
  • 异构集成:随着Chiplet技术普及,Interconnectix引擎支持中介层2.5D封装和16层晶圆堆叠,突破摩尔定律物理极限。某HBM3控制器项目借此实现带宽密度提升300%。
  • 功耗攻坚战:OrbitIO工具链整合PLM数据流,对电源网络进行门级IR压降修复。实测显示,5G基带芯片的动态功耗波动收敛至5%以内。

工具迭代背后是方法论变革。“制程节点开发不能再与工具、IP开发割裂”,Paul Cunningham强调。Virtuoso Studio新增的Monte Carlo变异分析模块,让模拟电路良率预测精度突破99%,直指车规芯片的“零缺陷”目标。


三、场景化落地:八大产业的需求反哺设计革新

大会特设60余场技术研讨,揭示AI+EDA如何赋能产业实践:

  • 新能源汽车:SPB-Allegro X平台实现电池管理系统(BMS)的机电热一体化仿真,解决高压继电器电弧损耗难题。
  • 低空经济:某无人机SoC厂商采用Verisium AI驱动验证,将Chiplet间互连测试用例生成效率提升7倍,误触发率降低90%。
  • 人机交互革命:灵伴科技展示的AI-AR眼镜,基于Cadence的功耗优化方案,将眼动追踪延迟压缩至8ms,逼近人神经响应极限。

更值得关注的是系统厂商入局带来的范式转移。小米、比亚迪等企业跨界设计芯片,倒逼EDA工具向“用户体验导向”转型。例如Allegro X新增的协同设计接口,允许软件团队直接参与RTL冻结前的架构探索,大幅压缩“芯片-算法”联调周期。


四、生态协同:双向融合催生技术新物种

安谋科技CEO陈锋提出的“全球标准-本土创新”双轨制引发共鸣。一方面,Arm v9架构支撑国内企业快速迭代AI加速器;另一方面,本土化IP如星辰处理器核已赋能超100款车规芯片。这种生态协同催生新物种:

  • 云端-边缘算力链:Cadence与安谋共建的AIoT设计平台,支持从云训练芯片到端侧推理引擎的PPA连续性优化,某智慧工厂项目借此降低总拥有成本(TCO)35%。
  • 可持续性设计:Tempus AI工具引入碳足迹预测模型,在时序收敛阶段同步优化每单位算力的碳排放,助力头部企业达成ESG指标。

五、未来已来:三组矛盾与破局路径

尽管AI+EDA展现巨大潜力,但深层矛盾依然待解:

  1. 复杂度与效率的拉锯:3D IC设计中,热应力形变导致时序漂移如何根治?多物理场AI代理需融合固体力学仿真,实时补偿微凸点塌陷误差。
  2. 数据孤岛困境:JedAI平台虽整合前后端数据,但Fab厂制程参数仍未打通。台积电CoWoS工艺的缺陷模式库接入或是下一突破口。
  3. 人才断层:既懂Transformer模型优化又掌握物理设计的工程师不足万名。Cadence与中科院联合启动的“敏捷设计认证”,已培训超3000名复合型开发者。

正如评委会主席欧阳可青所言:“获奖论文的价值不在于技术炫技,而在于让创新落地产线。”本届最佳论文得主提出的“Formal验证驱动功耗建模”方案,已在超导量子芯片流片中规避了$200万级的设计返工。


👉 探索Cadence全栈工具链https://www.cadence.com
技术演进从不停歇。当代理式AI开始自主编写验证用例,人类工程师的价值将转向更高维的创新——定义问题,而非解决问题。

© 版权声明
trae-字节旗下AI代码助手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用户头像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