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和AMD同意上缴对华特供芯片15%收入,以换出口许可证

AI快讯4天前发布 ai-tab
7 0

💡 产品介绍

英伟达(NVIDIA)和AMD作为全球AI芯片巨头,近期与美国特朗普政府达成一项特殊协议:向中国市场特供的H20(英伟达)和MI308(AMD)芯片,需将销售收入的15%上缴美国政府,以换取出口许可证。此协议被业内视为“技术贸易博弈的新模式”,旨在平衡国家安全与经济利益。

英伟达和AMD同意上缴对华特供芯片15%收入,以换出口许可证

👥 适用人群

  • 半导体行业从业者:了解出口合规策略
  • 科技政策研究者:分析中美技术博弈动向
  • 企业采购部门:预判AI芯片供应稳定性
  • 投资者:评估芯片企业财务影响

⚙️ 核心功能与技术实现原理

以下为特供芯片的核心能力设计,均需符合美国出口管制规则:

功能技术实现原理优先级
算力合规定制通过降低浮点精度(FP64性能≤现有型号20%)避开美管制阈值
安全监控机制内置硬件级追踪模块,实时上报使用方信息(如数据中心ID)
分级定价策略按算力层级划分SKU,15%分成成本部分转嫁至终端定价
供应链弹性方案采用多地域代工(台积电/三星并行)规避单一供应链风险
本地化支持套件提供中国区专用驱动,屏蔽部分CUDA核心以符合管制
  1. 算力限制与性能调优
    H20和MI308通过架构裁剪实现合规:

    • H20:屏蔽部分Tensor Core,将AI训练性能降至A100的50%以下
    • MI308:限制Infinity Fabric互联带宽,削弱多芯片协同效率
  2. 安全验证与数据追踪
    芯片集成硬件级安全单元(HSM),要求客户部署时激活数字证书,并定期上传设备运行日志。美政府可通过此机制监控使用场景,防范军事用途。

  3. 动态成本转嫁模型
    15%收入分成通过三层价格体系消化:

    基础芯片成本 → +美政府分成费 → +渠道溢价 = 终端售价

    导致H20在华售价较国际同类产品高约12-18%。


🔬 技术原理:如何平衡性能与管制?

特供芯片采用“性能卡脖子+数据可控”双路径:

  1. 性能层面
    • CUDA核心屏蔽:H20禁用20%核心数,通过固件锁定算力上限
    • 互联阉割:NVLink带宽从900GB/s降至400GB/s,限制超算集群扩展
  2. 数据层面
    • 加密遥测技术:每颗芯片内置不可卸载的监控软件,定期加密传输设备数据至美商务部服务器

🛠️ 工具使用技巧

企业应对该协议的实操策略:

  1. 采购建议
    • 批量采购时要求分阶段交付,避免集中支付高额分成成本
    • 优先选择本土化封装版本(如马来西亚厂封装),降低关税成本
  2. 合规使用
    • 禁用未授权算力解锁工具(如第三方超频固件)
    • 定期清理系统日志,避免触发安全审计

🔗 访问地址


💎 结语

尽管15%收入分成拉高企业成本,但英伟达和AMD通过技术妥协+市场策略调整,仍为中国AI产业提供关键算力支撑。不过长远来看,国产替代方案(如华为昇腾)或将加速争夺市场份额。


© 版权声明
trae-字节旗下AI代码助手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用户头像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