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介绍:国产机器人操作系统的破局者
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开鸿)于2025年4月发布全国首个基于开源鸿蒙的分布式异构多机协同机器人操作系统——M-Robots OS,并于同年7月24日宣布全面开源。该系统以开源鸿蒙(OpenHarmony)为技术底座,瞄准机器人行业长期存在的“硬件孤岛、软件割裂”痛点,通过统一架构实现工业机械臂、AGV、人形机器人等200+种设备的跨品牌协同。
王成录博士(深开鸿CEO,“鸿蒙之父”)强调:“操作系统是机器人产业的‘灵魂’。”M-Robots OS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机器人技术从‘单体智能’迈入‘群体智能’时代,为全球提供中国式协同方案。

二、适用人群:谁需要关注M-Robots OS?
人群类型 | 典型场景 | 核心价值 |
---|---|---|
工业制造企业 | 汽车装配、3C电子产线 | 多品牌设备协同效率↑40% |
机器人开发者 | 算法优化、应用开发 | 开发周期↓85%,支持低代码 |
医疗/教育机构 | 手术机器人、教学实验平台 | 0.1mm级操作精度 |
系统集成商 | 智慧物流、能源巡检方案 | 统一调度AGV+无人机集群 |
三、核心功能:五大技术引擎驱动产业变革
1. 多机实时协同(硬实时≤1μs)
技术原理:采用微内核混合部署架构 + 分布式软总线,实现任务切换≤1μs、中断响应≤3μs的硬实时性能(传统Linux+ROS系统为毫秒级)。
应用价值:工业机械臂同步误差<5ms,支持手术机器人纳米级精密操作。
2. 异构设备无感互联
技术原理:通过弹性部署框架解耦软硬件,标准化中间件接口,兼容ARM/RISC-V/X86等芯片架构。
案例:东莞3C工厂中,不同品牌机械臂与AGV共享算力资源,能耗降低55%。
3. AI原生赋能决策进化
技术原理:内置23类算法库(视觉导航、力控调节等) + 智能体开发框架,支持模糊指令解析(如“加快装配节奏”)。
实战效果:苏州医院护士用平板调度消毒/送餐机器人协同作业。
4. 低门槛开发工具链
- 可视化开发工具:拖拽式UI设计器,新员工培训时间↓85%
- 分布式调试工具:跨设备实时反控,支持仿真测试
- 包管理器:预集成驱动库,1天完成系统移植
5. 分布式算力调度
技术原理:构建算力资源池,动态分配机器人任务负载。广州汽车焊装车间100台机器人共享算力,故障响应速度↑90%。
四、工具使用技巧:3步快速上手
技巧1:一键组建跨品牌机器人集群
# 调用分布式软总线API创建协同组网
from mrobots.core import DistributedBus
bus = DistributedBus()
bus.connect(robot_type=["AGV", "机械臂"], brand=["厂商A", "厂商B"])
注:通过M-DDS通信框架自动匹配设备协议。
技巧2:AI策略自主优化实战
- 在可视化IDE中导入预训练模型(如路径规划算法)
- 设置协同目标:“分拣效率最大化”
- 系统动态调整5台机械臂任务分配策略
技巧3:低成本教学平台搭建
用树莓派+开源套件部署M-Robots OS,学生可快速验证多机编队算法。
五、访问地址与生态合作
- 项目官网:https://atomgit.com/m-robots
- 开源内容:核心子系统/中间件库/调试工具(已上线)
- 生态计划:加入SIG技术组参与标准制定(覆盖运动控制、具身智能等方向)
2025-2027年开源路线图:
- 2025.12:发布分布式反控机制 + AI训练工具
- 2026.06:开放群体智能协作框架
- 2027:推出统一机器人IDE
行业新纪元已开启:从“千机千面”到“万机互联”,M-Robots OS正以开源之力重构机器人协同范式。制造工厂的机械臂集群、医院的护理机器人组、果园里的采摘无人机……当它们共享同一套“神经系统”,协同的边界正在消失。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