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Q

2周前发布 7 00

AI人才发现与分析平台,精准识别AI精英

收录时间:
2025-08-05
DINQDINQ
DINQ

一、产品基因:AI人才生态的「技术捕手」

公司背景:由连续创业者Sam Gao创立的Qingke AI组织开发,背靠漕河泾开发区AI Hacker House生态网络,已构建覆盖全球的AI人才数据库。

技术底座

graph LR
A[多源数据采集] --> B[动态清洗融合]
B --> C[能力量化建模]
C --> D[智能推荐系统]
  • 实时接入GitHub/Google Scholar/arXiv等20+技术平台
  • 自研事件驱动架构确保信息时效性
  • 实体识别引擎消解跨平台身份歧义

二、谁在用DINQ?这些场景正在颠覆传统招聘

用户类型核心需求场景典型客户代表
AI初创公司快速定位领域专家Luma AI, Manus
科技巨头追踪竞对人才流动微软, Hugging Face
猎头机构验证候选人真实技术能力科锐国际
学术机构发现潜在合作研究者上海AI实验室

表:DINQ企业级用户矩阵(数据来源:DINQ官方案例库)


三、5大核心功能解剖:比猎头更懂技术人才

  1. 语义化人才发现引擎
    ⚙️ 技术原理:检索增强生成(RAG)+ 知识图谱嵌入
    支持自然语言查询如:“寻找专注多模态大模型且有产品化经验的PyTorch专家”,系统自动解析技术栈、项目经验等50+维度。

  2. 三维动态画像系统

    pie
    title 能力评估维度权重
    “代码贡献” : 35
    “学术影响” : 30
    “工程实践” : 25
    “社区声望” : 10

    通过雷达图+时间线可视化成长轨迹,例如分析Hugging Face技术总监Thomas Wolf时,精准标注其核心项目PyTorch-Transformers的代码贡献比(占GitHub总活动96.8%)。

  3. 学术影响力毒舌评测(Roast)
    基于H指数修正模型引用网络分析,在评估数学家王虹时指出:“虽然H指数19远超领域均值,但需提升期刊多样性”(原话引用)。

  4. 人才流动热力图
    应用时空序列预测模型,成功预警2024年Q2 OpenAI人才向中国初创公司流动趋势,准确率达82%。

  5. 薪资智能定价
    融合市场竞价数据+学术产出指标,为顶尖AI人才生成身价区间(如:多模态专家预估年薪$800K-$1.2M)。


四、高手都在用的3个实战技巧

  1. 反向人才映射术
    在搜索框输入竞品公司名称+技术方向(例:"Google Ads+Agent优化"),立即发现其核心技术成员的公开项目贡献。

  2. 关系链穿透查询
    通过「共同作者图谱」定位目标人才的学术合作关系,曾帮助某医疗AI团队3天内搭建完整技术顾问网络。

  3. Agent监控预警
    对心仪人才点击「追踪」按钮,当其有新论文/代码提交时自动推送通知,比LinkedIn动态快3-7天。


🔗 访问地址

官网直达https://dinq.io
目前开放企业内测申请,个人研究者可提交Google Scholar链接获取分析报告


💡 冷启动建议:新用户建议先分析行业标杆人物(如Hugging Face联创Thomas Wolf),体验DINQ的深度解析能力,再逐步构建自己的「人才追踪清单」。


trae-字节旗下AI代码助手

相关导航

暂无评论

用户头像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