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言学术

3周前发布 15 00

文献管理工具/软件_文献阅读_AI论文写作(原边写边搜)

收录时间:
2025-07-28
沁言学术沁言学术
沁言学术

一、产品介绍:逃离流量陷阱,深耕科研场景

沁言学术诞生于2023年,前身是文献管理工具边写边搜,后被腾讯/阿里背景的技术团队收购并升级为全流程科研平台。创始人罗实强调:“我们不做‘论文生成器’,而是解决科研流程中真实、高频的痛点——从文献检索的‘大海捞针’到团队协作的‘信息孤岛’。”

你知道吗?它的底层逻辑是 “精准输入才能可信输出”

  • 拒绝通用模型空想:通过接入Google Scholar、PubMed等20+权威数据库(非全网爬虫),确保文献来源可追溯;
  • 本地知识库驱动:用户上传的文献/笔记形成私有知识库,AI生成内容均基于此库推理,大幅降低幻觉率。

二、适用人群:谁在靠它“拯救学术时间”?

人群典型需求场景沁言解决方案
博士/研究人员高效追踪领域前沿,管理海量文献多数据库聚合检索+智能分类
医学/工程领域学者精准获取专业文献,跨团队协作课题小组协作空间+术语库共享
期刊投稿人符合学术引用规范,降低AIGC检测率引文自动格式化+降重策略
高校教师指导学生论文,统一管理课题组资源任务分派+进度看板

💡 数据说话:目前用户中博士、医生、教师占比超70%,大学生非核心用户——因毕业论文要求与期刊论文的严谨性存在差异。


三、核心功能:5大能力解剖“学术Agent”

1️⃣ 文献搜索代理:2亿篇文献的“智能雷达”

  • 技术原理:RAG(检索增强生成)框架 + 多源检索代理
  • 操作体验:输入自然语言指令(如“近3年肺癌AI诊断高引论文”),自动调用Google Scholar/PubMed等接口,过滤非学术网站,输出带出处的文献列表。
  • 突破性功能:文献下载代理(即将上线),自动通过学术镜像站获取PDF并归档至知识库。

2️⃣ 知识库构建:科研人的“第二大脑”

  • 技术原理:本地化向量库 + 多模态解析
  • 核心价值
    • 文献/网页/笔记统一存储,支持高亮标记、笔记联动;
    • 调用知识库写作时,AI自动关联相关段落并标注引用来源
  • 免费政策:2G云存储永久免费,满足个人基础需求。

3️⃣ 协作科研空间:打破课题组“信息壁垒”

  • 创建课题小组,共享文献库、术语词典、写作模板;
  • 支持@成员批注、周报同步,避免版本混乱。

4️⃣ AI辅助读写:从“词穷”到“精准表达”

  • 功能矩阵

    功能技术支撑学术价值
    术语解释领域术语库+上下文理解快速理解专业概念
    摘要翻译/扩写学术语料微调模型告别Chinglish表达
    引文自动格式化期刊规则引擎符合APA/SCI等规范
    文献综述生成知识库关联推理产出带参考文献的初稿

关键优势:写作内容基于用户知识库生成,AIGC检测率显著低于通用工具

5️⃣ 学术浏览器(开发中):科研流“自动驾驶”

  • Agent工作流:用户输入任务(如“整理某课题发展脉络”),自动执行:
    检索→筛选高相关文献→下载→解析关键结论→生成时间轴报告  
  • 解决传统流程中反复切换网站、手动归档的痛点。

四、工具使用技巧:科研老手的“私藏秘籍”

  1. 关键词组合检索:在搜索框输入主题 + 限定词(如gout treatment site:pubmed),比通用引擎精准50%;
  2. 知识库分层管理:按课题建立文件夹,标签化关键论文(如#机制研究 #临床试验),写作时一键调用;
  3. 降重策略:用“扩写”功能重组句式,添加领域术语库词条,降低AIGC风险;
  4. 团队协作效率:设立小组“公共文献池”,新成员加入即可继承历史资料。

🌐 访问地址

官网:https://www.qinyanai.com

💡 即刻体验:注册即送100沁点(可兑换AI功能),基础文献管理功能永久免费!


搞科研像在迷雾中跋涉?
沁言学术不做“捷径制造器”,
而是为你点亮一盏有据可循的灯。


trae-字节旗下AI代码助手

相关导航

暂无评论

用户头像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