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acter AI计划以超10亿美元估值融资数亿,寻求独立运营。

AI快讯2个月前发布 ai-tab
16 0

创始团队流失与技术战略转向

2025年8月,Character.AI被曝正与潜在投资者谈判,计划以超过10亿美元估值融资数亿美元,目标明确:保持公司独立运营。这一紧急动作的核心诱因,源自2024年8月的一场行业地震——谷歌以27亿美元协议挖走其联合创始人Noam Shazeer和Daniel De Freitas,以及核心技术团队。两人曾主导谷歌LaMDA项目,离职后直接加入谷歌Gemini人工智能项目,导致Character.AI的自主模型研发戛然而止。

为填补技术真空,公司转向采用DeepSeek、Meta等开源模型。尽管此举降低了研发成本,但每月仍需支付数百万美元模型推理费用。当平台每秒处理超2万次用户请求时,运营成本压力急剧放大。与此同时,谷歌的“反向人才收购”策略已在硅谷复制至少六起,初创企业核心团队被巨头抽离后,往往陷入生存危机。

Character AI

用户增长与商业化突破

在技术团队动荡背景下,Character.AI的C端产品却展现出惊人韧性:

  • 月活用户突破2000万,用户日均使用时长高达98分钟,远超行业平均水准;
  • 2025年推出社交信息流与品牌广告业务(如Yelp、Webtoon),推动年化收入预期从3000万美元上调至5000万美元,核心收入来自9.99美元/月的订阅服务(含语音通话等增值功能);
  • 产品定位从“超级智能助手”转型为“AI娱乐平台”,新增群聊互动(GroupChat)、实时视频生成(AvatarFX)及文字游戏(如Speakeasy),强化用户沉浸感。

法律风险与巨头挤压

Character.AI的独立之路面临两大威胁:

  1. 未成年人内容监管危机
    德克萨斯州总检察长肯·帕克斯顿本月启动调查,指控平台通过“误导性营销”向未成年人提供有害内容。两起诉讼直指其内容审核漏洞,可能引发高额罚款与用户流失。为应对风险,公司已增加“虚构内容”警示标签和60分钟使用超时提醒,但伦理争议仍是潜在收购方的顾虑焦点。

  2. 开源模型依赖下的竞争壁垒弱化
    当Meta推出类似角色扮演平台,且ChatGPT支持自定义GPTs功能后,Character.AI的差异化优势被稀释。其护城河从自研模型转向UGC生态(用户创建超1800万个角色),但开源技术栈使功能迭代受制于第三方模型进展。

融资续命还是卖身求生?

据知情人士透露,Character.AI手握两条生存路径:

  • 独立融资:以33倍市销率(对标同类AI应用)吸引风投,资金用于优化int8量化推理架构,进一步压缩推理成本(当前成本为ChatGPT的1/3);
  • 战略收购:潜在买家可能瞄准其用户行为数据资产及实时视频技术(Talking Machines)。此前谷歌曾通过可转债注资,但收购谈判尚未披露实质进展。

新任CEO卡兰迪普·阿南德的抉择将决定走向。这位Meta前高管上任后力推社交化与广告变现,若融资成功,或推动平台向“AI版Roblox”演进——整合UGC角色、游戏化交互与创作者分成,在巨头缝隙中开辟娱乐化生存空间。


? 深度体验AI角色互动https://beta.character.ai/

© 版权声明
trae-字节旗下AI代码助手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头像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