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智能体:汽车交互的“人格觉醒”
传统语音助手还在机械应答?Eva已实现从“执行指令”到“主动规划”的质变。基于吉利星睿AI大模型、阶跃星辰端到端语音模型与流动记忆大模型的深度融合,Eva具备三大核心突破:
- 情感感知:端到端语音模型捕捉用户语气情绪,响应时自动切换轻柔或果断的语调。例如用户说“我有点累”,Eva同步调节座椅角度并播放轻音乐;一句“赶时间”立刻触发最短路径导航。
- 流动记忆:行业首发10T token训练的动态学习能力,持续积累用户偏好。若用户曾选择观景窗餐厅,下次行程规划自动推荐同类选项,甚至结合家人饮食口味调整路线。
- 任务编排:调用LangChain智能体框架联动多生态应用。用户提出“看电影”,Eva自主完成选片、购票、导航至停车场全流程,彻底告别手动切换应用的繁琐。
这种具身智能体的“人格觉醒”,让汽车从工具进化为有温度的“智慧伙伴”。

5层AI原生架构:软硬协同的算力革命
为何传统座舱难破响应延迟?吉利通过云端与车端双脑协同破解算力瓶颈:
- 云端23.5EFLOPS星睿中心:中国车企最高算力中枢,支持星睿AI大模型与40B汽车垂类数据训练。
- 车端200TOPS AI Box:独占内存带宽200GB/s,运行全球首发的70亿参数端侧多模态大模型,本地化处理语音、图像实时交互。
- G-Edge推理框架:实现芯片级轻量化部署,软硬件解耦架构让Flyme Auto 2支持跨品牌OTA无缝升级。
这种架构不仅支撑Eva的拟人化思考,更为无界桌面、实况壁纸等沉浸式体验提供底层算力保障。
“一个座舱”战略:打破品牌壁垒的生态重构
多品牌用户如何共享统一AI体验?吉利以三大统一架构实现All in One:
- 统一AI OS架构:Flyme Auto与Zeekr OS共享底层框架,针对不同品牌交互界面差异化定制。
- 统一AI Agent:Eva覆盖吉利全系车型,极氪用户与吉利入门车型车主获得同等情感交互能力。
- 统一One ID:用户数据跨品牌安全流转,银河M9的座椅设置可在领克车型自动同步。
由此,吉利终结了传统座舱的“品牌数据孤岛”,实现从功能堆砌到生态协同的跨越。
场景引擎:重构人车环境的交互逻辑
是否厌倦了手动调用导航和音乐?Flyme Auto 2的场景引擎将“服务找人”变为现实:
- 全时情感陪伴:车内摄像头识别乘客表情,Eva在儿童吵闹时自动播放动画片,老人上车则调暖空调并切换戏曲节目。
- 多模态主动服务:雨天自动关闭天窗并推送附近停车场;通勤途中结合实时路况推送早餐店取餐路线。
- 智能体广场生态:聚合第三方应用Agent,用户一句“露营计划”触发Eva调用天气APP、户外装备平台、营地预约系统,10分钟生成完整方案。
这一变革背后,是吉利AI座舱对传统“功能菜单式”交互的彻底颠覆。
行业影响与部署规划
传统智能座舱是否将淘汰?吉利已明确停止非AI座舱研发,将行业推向“无智能体不座舱”的新标准。
- 车型搭载:银河M9与领克10 EM-P首搭Flyme Auto 2,2025年Q4交付。
- 老用户升级:符合200TOPS算力要求的现有车型,年内通过OTA解锁Eva智能体与流动记忆功能。
- 技术平权:从30万级极氪到15万级吉利入门车型,全系用户共享相同的情感交互能力,推动AI体验普惠化。
盘古智库专家指出,Eva标志着汽车从“交通工具”向“情感陪伴终端”的属性蜕变,这一范式转移或引发行业技术标准重构。
结语:具身智能时代的汽车新定义
当Eva在银河M9上说出“今天是你女儿的生日,要订蛋糕吗?”时,汽车的角色已被重新书写。吉利用“一个座舱”战略撕掉品牌标签,以情感化智能体实现技术平权,更以LangChain框架、端侧大模型等硬核架构,为行业树立AI原生座舱的技术标杆。未来的移动空间,终将属于理解人心的智慧伙伴。
🔍 深度体验建议:关注银河M9的“多模态意图识别”功能,其支持手势、眼神、语音复合指令,例如手指天窗说“透透气”即触发10%开合度。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