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产品介绍
Merge Labs 是2025年由OpenAI联合创始人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与World项目负责人Alex Blania共同推动成立的脑机接口(BCI)公司。该公司名称源自硅谷热词“The Merge”(人机融合),目标是通过高带宽脑机接口实现人脑与计算机的无缝连接。目前正以8.5亿美元估值融资2.5亿美元,主要由OpenAI风险投资部门提供支持。
有趣的是,奥特曼早在2017年就预言“人机融合可能于2025年实现”,如今亲自下场布局,被业界视为对马斯克Neuralink的正面宣战。

👥 二、适用人群
人群类型 | 应用场景举例 |
---|---|
医疗康复领域 | 高位截瘫患者运动功能重建,渐冻症沟通辅助 |
AI/神经科学研究者 | 脑信号与AI模型协同研究,意识数字化实验 |
智能硬件开发者 | 开发非侵入式脑穿戴设备(如AR/VR神经交互头盔) |
隐私安全需求者 | 本地化处理的脑机接口方案(避免云端数据泄露) |
极客与未来主义者 | 早期体验人机融合技术,参与技术众测 |
⚙️ 三、核心功能与技术原理
按技术优先级排序,Merge Labs的5大核心能力如下:
高带宽神经信号解码
技术原理:通过微电极阵列采集皮层电信号,结合OpenAI的gpt-oss-120B开源模型实时解析神经脉冲模式,实现每秒千兆级数据处理。
应用场景:意念操控外部设备,如打字、驾驶轮椅。多模态感知融合
技术原理:整合视觉(眼球运动追踪)、听觉(耳蜗神经信号)及体感输入,采用类似MoE(混合专家)架构的多模态融合网络,提升交互自然度。
应用场景:AR眼镜中的意念+眼球控制复合交互。本地化隐私计算
技术原理:借鉴OpenAI开源模型gpt-oss-20B的边缘计算能力(16GB内存即可运行),确保原始神经数据在设备端完成处理。
应用场景:医疗场景中敏感脑数据零上传。自适应学习接口
技术原理:基于强化学习的个性化脑信号适配算法,动态优化用户脑电特征识别模型,降低训练成本。
应用场景:用户无需长期校准,即插即用。神经反馈增强
技术原理:通过闭环刺激系统(如经颅磁刺激)结合AI生成的神经模式,强化特定脑区活跃度。
应用场景:注意力障碍治疗、学习能力增强。
🧪 四、技术原理对比:Merge Labs vs Neuralink
技术维度 | Merge Labs (OpenAI支持) | Neuralink (马斯克旗下) |
---|---|---|
数据处理 | 云端+边缘协同(gpt-oss模型分级处理) | 全植入式芯片本地处理 |
AI算法核心 | 基于OpenAI开源语言模型优化神经解码 | 专用脉冲神经网络(SNN) |
硬件路径 | 先非侵入式,再半侵入式 | 直接侵入式(N1植入体) |
安全性设计 | Apache 2.0开源协议,接受第三方审计 | 封闭系统,依赖内部验证 |
训练成本 | 预训练模型复用(单模型成本<50万美元) | 全栈自研,单设备研发超2亿美元 |
🛠️ 五、工具使用技巧
如果你正在开发脑机接口应用,这些技巧能快速提升效率:
兼容OpenAI工具链
直接调用gpt-oss
模型(https://huggingface.co/openai/gpt-oss-120b )处理神经信号,支持低/中/高三级推理资源分配,平衡延迟与精度。开发工具推荐
- 神经信号模拟器:NeuroLab SDK(兼容Python)
- 脑电图分析:MNE-Python
- 嵌入式部署:NVIDIA Jetson Orin(支持gpt-oss-20B边缘运行)
避免典型错误
▶️ 勿直接使用原始EEG信号训练模型 → 应先做小波降噪和特征提取
▶️ 谨慎选择侵入等级 → 医疗级应用建议从头皮电极方案起步
🌐 六、访问地址
- Merge Labs官网(待上线):关注 https://openai.com/investments
- 技术模型开源库:
- gpt-oss-120B: https://github.com/openai/gpt-oss
- 在线体验Demo:https://gpt-oss.com/
- 行业进展追踪:Neuralink手术案例更新 https://neuralink.com/
💡 小贴士:想第一时间体验脑机接口开发?现在就用OpenAI开源的gpt-oss-20B模型,在普通游戏本上跑起你的第一个“意念控制demo”吧!
技术革新永不眠,这一次,硅谷的终极战场在我们的大脑中。#人机融合倒计时 🔚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