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M AI系统:北京协和医院眼底筛查AI识别25种病变

AI快讯1周前发布 ai-tab
5 0

🏥 产品介绍:医疗资源失衡的破局者

开发单位:北京协和医院眼科陈有信教授团队
技术背书:发表于《Cell Reports Medicine》(IF=14.3),多中心验证准确率91.5%

传统眼底相机仅覆盖15%视网膜区域,导致周边病变漏诊率超40%。而WARM系统采用200°超广角成像技术,单次拍摄即可捕获82%视网膜面积,无需散瞳,5秒生成全视网膜病变热力图。目前已在甘肃、云南等偏远地区通过移动筛查车落地,年筛查量预计超10万人次。

WARM AI系统:北京协和医院眼底筛查AI识别25种病变

👥 适用人群

人群类型核心需求
基层全科医生快速初筛疑难眼病,降低误诊率
糖尿病患者糖网病变早期预警(中国5500万患者受益)
老龄人群黄斑变性/青光眼等年龄相关病变监测
高度近视者视网膜脱离风险智能评估
远程医疗平台5G+AI实现“筛查-诊断-干预”全链优化

⚙️ 核心功能:从精准识别到分级诊疗

技术架构:Swin Transformer模型 + 跨域协同学习算法(CdCL) + 超广角影像分析

功能模块技术实现原理临床价值
全景病变识别UWF影像分割为768个区域,CdCL算法融合局部特征与全局语义检出率较传统方法提升300%,尤其擅长微血管瘤、视网膜裂孔等≤0.5mm病灶
智能分级转诊基于病变位置/面积/活跃度的三维权重模型,输出“观察/用药/紧急转诊”建议转诊准确率AUC达0.911,节省90%专科医生复核时间
多病种联合诊断25种病变特征向量并行计算,避免单一标签偏差糖网与高血压视网膜病变鉴别准确率98.2%
动态热力图生成Grad-CAM++可视化技术标注病灶活跃区域,红-黄-蓝三色预警医师复核效率提升50%,患者沟通更直观
低资源适配引擎模型蒸馏技术压缩参数量至原版1/5,支持千元级GPU运行基层卫生院百元级成本部署

💡 技术突破点:跨域协同学习(CdCL)算法仅需1/10标注数据量,通过迁移后极部病变知识增强周边区域识别

🛠️ 工具使用技巧:3步实现高效筛查

  1. 拍摄规范

    • 患者注视绿色激光点,眨眼3次保持角膜湿润
    • 设备距眼角45°斜角拍摄,避免睫毛遮挡
  2. 报告解读指南

    热力图标色应对策略
    🔴 红色区域72小时内转诊(如视网膜裂孔、玻璃体积血)
    🟡 黄色区域1周内用药复查(如黄斑水肿、渗出病灶)
    🔵 蓝色区域3个月随访(如drusen沉积、轻度血管迂曲)
  3. 误诊规避方案

    • 遇 asteroid hyalosis(星状玻璃体变性)时开启去眩光模式
    • 高度近视患者需增加周边部扫描密度(默认3次叠加拍摄)

🌐 访问地址

公益筛查通道:登陆 https://pumch.ai-fundus.cn
✅ 手机号注册即享每月10次免费筛查
✅ 支持DICOM影像上传(≤50MB)


技术更迭的速度,永远追不上医者为生命开路的决心。
每一次AI热力图的闪烁,都在为22亿视力障碍者点亮微光。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