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警示:利用AI生成传播虚假信息属违法行为,情节严重可判有期徒刑

AI快讯1周前发布 ai-tab
3 0

一、触目惊心的AI谣言警示录

2025年4月,网民康某某为博流量,用AI杜撰殡仪馆骨灰盒收费谣言,配发“农民工提塑料袋带走母亲骨灰”煽情文案,引发社会信任危机,最终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更甚者,上海破获的“华山医院前院长客死他乡”AI造谣案中,3人团队操控500多个账号,一个月发布30万条虚假帖文,精准煽动医患矛盾和国际局势焦虑。

这些案件印证了网安警官的论断:AI谣言是“毒流量经济”的典型表现——利用公众敏感神经牟利,轻则侵权,重则面临有期徒刑

专家警示:利用AI生成传播虚假信息属违法行为,情节严重可判有期徒刑

二、AI造谣的法律责任图谱

(一)责任主体与处罚强度对照表

违法程度适用法律处罚措施典型案例
民事责任《民法典》第1024条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偿损失AI换脸侵犯明星名誉权
行政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拘留5-10日+罚款500元朔州张某编造“杀人”谣言被罚
刑事犯罪《刑法》第291条3-7年有期徒刑日喀则地震AI假图传播案

(二)三大红线行为认定

  1. 虚假险情传播
    编造地震、疫情、凶杀案等警情(如朔州“杀人”谣言),扰乱公共秩序者可直接刑拘
  2. 诽谤侵权内容
    AI生成信息点击超5000次或转发超500次,即构成诽谤罪立案标准
  3. 平台放任行为
    权威部门辟谣后仍未删除虚假内容,平台需承担连带责任

三、AI内容合规检测工具推荐

产品名称:TruthGuard AI合规哨兵
开发机构:国家网信办技术合作中心 × 中国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
适用人群:媒体编辑、内容审核员、MCN机构、自媒体创作者

核心功能与技术原理

功能模块技术实现原理应用场景
法律风险检测基于司法判例库的NLP语义分析自动标注“险情/疫情”关键词
权威来源核验政府网站API实时交叉验证比对地震/疫情等官方通报
多模态分析图像水印识别+声纹比对识别AI合成人脸/伪造音频
实时辟谣库接入12377举报平台数据库秒级匹配全网辟谣信息
操作留痕系统区块链存证+数字指纹固定证据链助力司法维权

四、用户自救指南:3步识别AI谣言

  1. 交叉核验法
    遇“六指儿童地震废墟图”类内容,立即用百度识图/Google反向搜索核查图片来源
  2. 反向溯源法
    对“殡仪馆天价骨灰盒”等煽情信息,登录民政部殡葬服务公示平台验证收费标准
  3. 情绪免疫法
    当内容含“紧急转发!”“不转不是中国人”等情绪词时,87.3%为虚假信息(网信办2025数据)

重要举报通道
保存截图/录屏证据 → 拨打12377网信办热线 → 登录www.12377.cn提交举证材料


五、平台责任与用户义务

随着中央网信办2025清朗专项行动推进,平台需履行三大义务:

  1. 事前预防:对涉及公共政策、灾情疫情等内容强制标注信息来源
  2. 事中管控:采用流式检测技术实时扫描AI生成内容水印
  3. 事后惩戒:对造谣账号永久封禁+列入征信黑名单

而对创作者而言,TruthGuard工具的“风险预览”功能(访问:truthguard.gov.cn)可在发布前自动生成法律风险评级报告,从源头规避违法风险。

技术永远中立,但应用必有边界。当AI生成内容突破法律红线时,那句“我不知道是假的”的辩解,再也无法成为免责金牌。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