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投17亿美元与生物公司合作,以降AI业务能耗和碳排放,同时获取碳信用

AI快讯5天前发布 ai-tab
4 0

一、产品介绍

微软作为全球科技巨头,其AI业务(包括Copilot、必应AI和OpenAI的ChatGPT)正面临严峻的碳排放挑战。以GPT-4为例,单次训练耗电达6000万度,排放二氧化碳1.5万吨,相当于3000辆燃油车年排放量。为应对2024财年数据中心能耗激增168%、总排放增长23.4% 的困境,微软选择与生物科技公司Vaulted Deep达成17亿美元协议,计划至2038年处理490万吨碳当量

Vaulted Deep的创新方案聚焦于有机废物资源化,将人类与动物粪便、造纸厂污泥等转化为“生物泥浆”,通过高压注入地下1500米岩层永久封存,阻断温室气体释放并处理有毒污染物。

微软投17亿美元与生物公司合作,以降AI业务能耗和碳排放,同时获取碳信用

二、适用人群

  • 环保科技从业者:关注有机废物处理技术创新
  • 企业可持续发展部门:探索碳信用获取与ESG提升路径
  • AI与云计算开发者:需平衡算力需求与能源效率
  • 绿色投资者:聚焦碳减排技术的商业潜力

三、核心功能与技术原理

Vaulted Deep的核心技术围绕“生物泥浆封存” 展开,通过多步骤实现碳移除:

核心功能技术实现原理
有机废物转化混合人类/动物粪便、造纸污泥,经厌氧发酵与脱水处理,形成高浓度生物质浆体。
高压注入系统使用地质钻探设备将浆体加压至超临界状态,克服岩层阻力注入地下1500米孔隙层。
岩层矿化封存浆体中的碳酸盐成分与玄武岩发生矿化反应,形成稳定碳酸盐矿物,实现永久固碳
碳计量与验证采用同位素追踪技术(δ¹³C标记)量化封存碳量,由第三方审计机构认证碳信用。
税收抵免联动接入美国45Q税收机制,每吨碳封存可获最高85美元抵免,降低项目成本。

四、技术原理深度解析

该技术的科学基础在于地质工程与生物化学的协同

  1. 厌氧预处理
    有机废物在无氧环境中经微生物分解,产生甲烷(CH₄)与二氧化碳(CO₂)混合气体。通过添加氢氧化钙(Ca(OH)₂)溶液,CO₂被转化为碳酸钙(CaCO₃)沉淀物,而甲烷被捕获用于发电。
  2. 超临界注入
    混合浆体被加压至10MPa以上,达到超临界状态(兼具液体密度与气体扩散性),使其能渗入深层岩层微裂隙。
  3. 矿化反应
    浆体中的钙、镁离子与玄武岩中的硅酸盐反应,生成菱镁矿(MgCO₃)与方解石(CaCO₃)。实验室模拟显示,该反应在高温高压下可在6-12个月内完成

五、工具使用技巧

针对不同角色需求,优化技术应用场景:

  • 企业减碳部门
    结合碳信用采购与内部减排,优先处理范围3排放(占微软总排放97%),例如要求供应商使用可再生电力。
  • 技术开发者
    参考微软的液冷数据中心设计(降低65%冷却能耗),优化AI训练能效。
  • 政府机构
    借鉴45Q税收机制,设计本地化碳封存激励政策,推动技术规模化。

六、访问地址

争议与反思:尽管该技术能快速抵消碳排放,但环保组织Carbon Market Watch指出,源头减排(如采用稀疏激活模型DeepSeek-MoE降低AI能耗)才是长期可持续路径。微软的探索揭示了一个核心矛盾:技术狂飙的时代,地球能否承受算力的无限增长?


© 版权声明
trae-字节旗下AI代码助手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用户头像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