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通义千问发布两款小尺寸新模型并开源,手机也能跑AI大模型!

AI快讯15小时前发布 ai-tab
7 0

一、产品介绍:小身材大智慧的端侧AI利器

阿里通义实验室于2025年8月7日推出两款革新性开源模型——Qwen3-4B-Instruct-2507Qwen3-4B-Thinking-2507。这两款仅40亿参数的小尺寸模型专为移动端和边缘计算设计,已同步开源至魔搭社区和HuggingFace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MediaTek天玑9400旗舰芯片已率先完成对Qwen3系列的端侧适配,未来搭载该平台的手机将能本地化运行这些模型,实现离线环境下的高速AI响应。这标志着大模型正式进入“口袋级”实用阶段!

阿里通义千问发布两款小尺寸新模型并开源,手机也能跑AI大模型!

二、适用人群:谁需要关注这些模型?

  1. 移动应用开发者:为APP增加本地化AI功能(如文档分析、语音助手)
  2. 中小企业技术团队:低成本部署私有化AI服务,保障数据安全
  3. 教育机构:在机房普通显卡或学生笔记本运行AI教学实验
  4. 硬件厂商:为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嵌入轻量AI大脑
  5. 个人创客:用消费级显卡(如RTX 4060)开发定制化AI工具

三、核心功能:小模型的五大突破能力

以下为两款模型的差异化能力对比与技术实现解析:

功能模块Qwen3-4B-Instruct-2507Qwen3-4B-Thinking-2507技术原理
通用任务超越GPT4.1-Nano接近30B基础模型知识蒸馏+人类偏好强化学习
复杂推理支持基础逻辑推理AIME25数学81.3分思维链蒸馏+符号逻辑注入
上下文长度256K tokens256K tokens分组查询注意力(GQA)优化
Agent智能体基础工具调用超越30B推理模型动态环境反馈机制
多语言支持覆盖80+语言长尾知识强化逻辑表达一致性多语言对齐微调

caption: 双模型分别侧重指令跟随与深度推理,均采用MoE(混合专家)架构压缩参数规模

  1. 256K长文本处理
    通过分组查询注意力(GQA)机制压缩内存占用,使小模型能分析整本小说或百页PDF,适合移动端文档摘要、合同审查等场景。

  2. 数学推理突破
    Thinking版本采用两步强化学习策略:首轮学习数学符号逻辑,二轮融合真实解题路径。在AIME25(国际数学竞赛题库)测试中,以4B参数量达到81.3分,超越部分70B模型。

  3. 动态Agent协作
    原生支持MCP跨智能体协议,可联动其他AI工具。例如在手机端调用日历API安排行程,再结合地图API规划路线,实现多任务自动化处理。

  4. 人类偏好对齐优化
    基于DPO(直接偏好优化)框架,在开放性问题中减少机械感回复。例如当用户询问观点类问题时,模型会生成更具人文温度的答案。


四、工具使用技巧:端侧部署实战指南

▶ 手机端极速体验(安卓/iOS)

  1. 下载通义APP,在模型库选择 “Qwen3-4B-Thinking”
  2. 开启端侧加速模式(需芯片支持NPU)
  3. 输入数学题或长文档提问,例如:
    “解析《三体》中黑暗森林法则的哲学依据,列出3点并举例说明”

▶ 开发者本地部署(Python示例)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ModelForCausalLM
# 使用4-bit量化加载模型(仅需8GB显存)
model = AutoModelForCausalLM.from_pretrained(
    "Qwen/Qwen3-4B-Thinking-2507",
    device_map="auto", 
    load_in_4bit=True
)
# 处理长文本提示词
response = model.generate("256K上下文输入...")

注:搭配MediaTek Neuron Studio工具链可进一步优化推理速度

▶ 企业级方案建议

  • 数据敏感场景:采用全离线部署,用消费级显卡构建本地知识库
  • 硬件限制环境:启用动态计算卸载(DCO),将大计算量任务暂存至内存

五、访问地址:即刻获取资源

模型下载

在线体验

技术趋势观察:随着Qwen3-4B等小尺寸模型的开源,2025年已成为“端侧AI普及元年”。未来半年我们将看到更多手机、平板预装本地大模型,彻底改变AI依赖云端的现状。而阿里通义凭借200多款全尺寸开源模型的生态布局,正引领国产AI向“小巧、精准、可控”方向进化。


© 版权声明
trae-字节旗下AI代码助手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