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MIRIX
研发背景:由UCSD博士生王禹(Yu Wang)和NYU陈溪教授团队开发,论文已发表于arXiv(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507.07957),代码完全开源(GitHub:https://github.com/Mirix-AI/MIRIX)。
核心突破:传统AI只能短期对话,而MIRIX通过六大记忆模块+多智能体协作,让AI拥有"长期记忆"——不仅记得你上周的会议内容,还能理解你截图里的表格数据!

👥适用人群
- 开发者:可集成其记忆系统到LLM应用,支持多模态输入输出
- 职场人:自动整理会议纪要、追踪项目进度
- 学生党:构建个人知识库,一键回顾学习内容
- 数字游民:跨设备同步工作流,无缝衔接任务
🚀核心功能
模块名称 | 功能描述 | 技术实现原理 |
---|---|---|
核心记忆 | 存储用户偏好/AI人设(如对话风格) | 持久化KV数据库+容量自动优化 |
情景记忆 | 按时间戳记录事件(如"2025-07-20编辑文档") | 事件图谱+时间线索引 |
语义记忆 | 构建知识图谱(如"Python是编程语言") | 实体链接+多跳推理算法 |
程序记忆 | 保存任务流程(如"如何用Zoom开会") | JSON结构化步骤+条件分支逻辑 |
资源记忆 | 缓存文件/截图/语音片段 | 多模态哈希去重+本地加密存储 |
知识金库 | 加密保存密码/API密钥 | AES-256加密+访问权限分级控制 |
技术亮点:通过元记忆管理器协调六大模块,实现"主动回忆"——比如你问"上次会议结论",它会自动从情景记忆+资源记忆中拼接答案,无需手动搜索!
💡使用技巧
- 隐私保护:在设置中开启"本地优先存储",敏感数据不上云
- 效率提升:将常用工作流(如"写周报")保存为程序记忆,一键调用
- 多模态输入:截图后直接粘贴到对话框,AI会自动存入资源记忆并生成摘要
📍使用场景举例
- 会议助手:实时记录讨论要点,自动生成待办事项(程序记忆+情景记忆联动)
- 学习笔记:导入课件截图,语义记忆自动提取公式和概念
- 项目管理:关联邮件/文档/聊天记录,资源记忆实现跨平台上下文回溯
🖥️访问地址
- 官网下载Mac客户端:https://mirix.io/
- GitHub源码(支持开发者二次开发):https://github.com/Mirix-AI/MIRIX
✨小Tips:首次使用需配置Gemini API Key(免费额度足够个人使用),跟着引导5分钟就能上手~
(注:Windows版本即将发布,关注仓库Star不迷路🌟)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