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团队用AI逆向设计热辐射超材料,批量生成高性能方案

AI快讯10小时前发布 ai-tab
2 0

一、产品介绍:热辐射超材料AI设计平台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定位:全球首个支持热辐射超材料逆向设计的AI模型,实现“光谱需求→结构方案”一键生成

团队受自然界生物热调控机制启发(如火山口耐70℃高温的天牛体表结构),首创 “三平面建模法” ,将32种三维拓扑构型转化为数字化参数,构建包含1500+高性能材料的结构数据库。通过深度学习模型,实现从材料组分、微结构到空间排布的全自动设计,突破传统“试错法”效率瓶颈。

上海交大团队用AI逆向设计热辐射超材料,批量生成高性能方案

二、适用人群

领域用户场景举例
建筑节能零能耗降温涂料设计,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航天科技航天器热控材料开发
电子设备手机/芯片散热贴片优化
纺织工业智能调温纤维材料研发
科研机构新型超材料快速筛选与验证

三、核心功能与技术解析

  1. 🌐 多光谱精准匹配
    技术原理:输入目标波段(如8-13μm大气窗口),AI通过对抗生成网络(GAN)自动匹配材料微结构与组分组合,生成满足特定辐射率曲线的方案。
    实测效果:双波段超材料使屋顶温度比商用白漆低5.6℃,节能达20度电/平方米·年。

  2. 🚀 三维结构智能生成
    技术原理:基于生物启发的拓扑构型库,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实现三维微结构的参数化建模,支持梯度孔隙率、分层异质等复杂设计。
    优势:设计周期从数年缩短至3个月,方案生成量提升100倍。

  3. 📊 多目标性能优化
    技术原理:融合强化学习算法,同步优化辐射效率(>95%)、机械强度(>200MPa)及制备成本(<$10/m²)。
    案例:AI筛选的溶液法制备方案,成本降低60%,适配砖墙/金属/塑料等基材。

  4. 🛠️ 可扩展制造引导
    技术原理:内置增材制造(AM)兼容性评估模块,自动规避无法打印的结构,输出SLS/FDM等工艺参数建议。
    成果:柔性薄膜、涂料、贴片等多形态材料已验证量产可行性。

  5. 🔍 跨尺度仿真验证
    技术原理:集成有限元分析(FEA)和热力学仿真,预测材料在极端环境(-50℃~150℃)下的性能衰减,置信度>92%。


四、工具使用技巧

  1. 参数输入规范

    • 必填项:目标波段范围(μm)、辐射效率阈值(%)、基材类型
    • 高级选项:环境温湿度范围、抗压强度要求、成本上限
      示例:输入“8-13μm波段辐射率>0.9,成本<$8/m²”,生成4种候选涂料方案
  2. 结果优化策略

    • 优先选择 “三平面评分>85” 的方案,确保结构可制备性
    • 利用 “光谱对比工具” 调整吸收峰位置,适应多云/城市等不同场景
  3. 实验验证流程

    graph LR
    A[AI生成方案] --> B(3D打印原型)
    B --> C{户外实测}
    C -->|通过| D[量产转化]
    C -->|未通过| E[反馈优化参数]

    注:团队实测数据显示,AI方案首轮验证通过率达73%


行业影响:该技术已应用于上海张江科学城建筑节能改造,预计使夏季空调能耗降低40%。Nature评审盛赞其“标志着机器学习驱动超材料设计进入工业化阶段”。
引用论文:Xiao C, Zhou H, et al. Ultrabroadband and band-selective thermal meta-emitters by machine learning. Nature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9102-y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